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确定要求的方法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个国家标准团体(ISOC成员团体)的全世界联合。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一般通过ISO个技术委员会进行,各成员如对某一技术委员会确定的主题感兴趣,有权向该委员会陈述。ISO有联系的政府和非政府的组织,也可以参加工作。在电工标准化的各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O)密切合作。 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草案先送各成员团体投票,按照ISO程序,参与投票的成员团体至少要有75%认可,才可出版为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ISO9717由ISO/TC107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技术委员会制订。 本国际标注的附录A,B,C,D,E,F,G,H和J提示的附录。 引言 磷酸盐转化膜应用于铁金属、铝、锌包括镀锌钢、镉及其合金,或最终精饰品层作为其他覆盖层的中间层。 用于: a)产生耐蚀性 b)提高基体与涂层间或其他有机精饰层 的附着力; c)改善材料的冷加工性能,如拉丝。拉管,挤压; d)改善表面摩擦学性能以促进其滑动。 主要工艺概述指南见附录A,每一最终应用的 膜和后处理建议见附录B,C,D,E。 1、 适用范围 本国际标准规定了磷酸盐转化膜要求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铁金属、铝、锌、镉及其合金。 2、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国际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国际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EC和ISO成员一直注意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 ISO3768一1976金属覆盖层一中性盐雾试验(ZSS试验) ISO3892一1980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一单位面积上墨层质量的测定一重量法 ISO4519一1980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有关精饰层一特性检查抽样程序。 3、 需方应向供方提供的信息 注1:设计者、制造商和转化膜作业者之间要密切联系,以获得满意的转化膜和避免对工作的机械性能的不良影响。 3.1 必要信息 a.本国际标准号,即ISO9717; b.基体材料的额定成分,规范和冶金状态; c.选用的抽样程序和所要求的合格质量水平(AQL,S)(见5); d.膜层的分级号(见4) e.单位面积膜层质量(7.2)供需双方协定要求的膜层厚度(7.2,注5) f.对后处理的要求(见4.2d) g.磷化前的表面准备(见附录A.A.2) h.表面外观(7.1) i.耐蚀性要求(见7.3和附录H); 3.2附加信息 供需双方协商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提供下列附加信息,而且应由需方提出。必要时要咨询供方。 磷化前消除应力和(或)磷化后消除氢脆的要求(见附录F) 4 磷化膜的分级号 膜层类型 磷化膜的主要类型及其符号见表1。 表1 磷酸盐转化膜的主要类型汇表
注2;还有其他类型的膜,其中包括用铁,和(或)镍和(或)锰盐改进的锌系磷化膜。改进金属通常以复盐的型式存在,如ZnMe(PO4)2·4H20,其中Me代表铁(Ⅱ),镍或锰。锌盐是这类膜层的主要金属成分,以防产生混乱而未单独予以标识。亦应注意:基体材料中的金属往往会混入转化膜。 转化膜的分级号 转化膜分级号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a)表1中的转化膜类型的符号。 b) 如下表明转化膜功能的符号: r一腐蚀防护; z一促进冷成型; g一促进滑动作用; c)表示单位面积膜层质量的数字,单位为g/㎡,容许误差±30%; d)表示转化膜后处理的符号: e一染色; f一涂油或脂; a一涂色漆、清漆或类似涂料; w一打蜡; s一涂肥皂; d一涂无机或非成膜有机化合物封闭剂。 附加于磷化件基体金属符号的转化膜分级号不一定包括四个部分,例如,对不需要后处理的则只要三部分/可以采用组合后处理,例如染色(e)后涂油(f)或封闭(d),紧接着涂装(a). 磷酸盐转化膜完整的分级号示例如下: 腐蚀防护用的单位面积膜层质量为3g/㎡±0.9g/㎡的经涂装后处理的锌系磷化膜的分级号为:ZnPhr3a 5 抽样 试验用试样应按ISO4519规定的适当方法选取。这些试样应与其代表的零件的金属或合金相同,还应具有其类似表面特征。 6 磷化前基体金属的处理 6.1 消除应力 如果需方规定要进行消除应力处理(见3.2),则应按附录F的F.1进行热处理。 6.2 喷丸强化处理 见附录F的F.1 7 盐酸盐转化膜 7.1 外观 应按附录G规定检查表面,以评价膜的外观(颜色和晶粒的大小)和均匀性。 7.2 单位面积膜层的质量 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应符合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的适当建议,并应按ISO3892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注3:为了保护膜层的质量,可以使用现有的一种能直接读出膜层单位面积质量的仪器对膜层进行测定,但测定前应先用与待测膜一致的已知单位质量的标准膜校准仪器。 注4:必要时,可用附录J描述的方法鉴定膜层的类型。 注5:如果是重膜,则沉积的盐酸盐的量,有时用“膜厚度”这种术语来表示。这特别适用于质量控制。采用这种方式(以其相关试验方法的选择)供需双方应达成协议。 注6:膜的其他一些性质,如表面轮廓和晶粒大小等可由供需双方协定。 7.3 耐蚀性 磷化膜件的耐蚀性应采用附录H的适当方法测定。 7.4 磷化膜对促进冷成型的适应性 由于模拟实际加工条件的困难,未规定测量磷化膜对促进冷成型适应性的试验方法。因此 ,应按附录D的建议选择适合的磷化膜。 7.5 磷化膜促进滑动作用的适应性 由于模拟实际加工条件的困难,未规定测量磷化膜促进滑动作用适应性的试验方法。 因此 ,应按附录E的建议选择适合的磷化膜。 8、磷化后的热处理 如果需方规定要消除氢脆(见3.2),则应按附录F的F.2的规定进行必要的热处理。 9、后处理 如果需方规定磷化膜的表明要求磷化后处理(3.1f),则应按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的适当要求进行必要的处理。 |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